記者在15日開幕的第118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上獲悉,今年煤炭行業的出口情況并不樂觀。“今年總體來說外貿形勢嚴峻,尿素、甲醇、乙二醇的出口形勢都不樂觀。出口的產品價格'倒掛’現象普遍,最近印度招標的尿素項目如果企業想中標基本就要虧本經營,否則價格上根本沒有優勢”。陽煤化工副總經理呂晉溪對記者表示。
如何應對煤炭行業“金九銀十”不再局面
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對于化工產品的需求也減速、全球低油價格局短期仍難逆轉、煤化工環保要求愈發嚴格。在此背景下,煤化工的后市發展也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了。2014年下半年開始,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中國煤化工行業也受到了明顯的沖擊。呂晉溪對記者說:“鑒于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格局,像尿素這種產品國內基本都是煤制尿素,但國外其他國家尿素的原材料還是石油,這也是導致今年我國尿素行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削弱的原因之一,因為國際上的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下滑,國外尿素價格壓得比較低。”
對于國內來講,以石油為成品的煤制油行業整體形勢不容樂觀。中國煤制油企業遇到的問題是,已建成投產的虧損,沒有建成投產的也已消耗大量資金,如果堅持完工,盈利與否就要看油價臉色。如果能挺過一段時間迎來油價上漲就能賺錢,如果油價長期下跌則有可能出現現金流斷裂。
雖然艱難,煤化工仍是未來煤炭的主要出路之一。目前煤炭行業大環境不景氣,但短期內我國煤炭的地位仍無法削弱,煤制油可以降低國家對外油的依賴,立足長遠,煤化工仍然是煤企轉型脫困的有效手段。
同時,國家有關部門也正在研究煤化工的扶持政策。“發展現代煤化工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減少污染污染區排放方面的作用很大。”此前國家能源局一位官員表示。這是有數據支撐的,在2014年APEC會議期間,北京懷柔地區進行了示范應用,在會議結束后,北京市環保局又專門擴大了試驗范圍進行研究檢測,確定煤制油的效率可以提高60%,污染顆粒物主要指標都減少了30%。“因為北京的PM2.5來源主要并不是煤炭,而是汽車燃油尾氣。”該官員也透露稱,北京市正在研究怎樣用煤制油替代汽油問題。
“除了規劃擴大煤化工產品的使用外,希望國家可以給予煤化工行業更多的財稅扶持政策。”呂晉溪對記者表示。出口銷售是大多數化工企業的一致選擇。雖然近兩年的煤炭價格持續下滑,但化肥產品每年的出口政策不斷調整變化,受制于關稅的制約,尿素等產品的出口銷量并沒有增長,出口價格也沒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