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稱,波音航天公司計劃在其新的衛星生產線中使用模塊化3D打印技術來實現零件生產,并將減少生產組裝環節工人的數量。
波音的衛星業務主管Paul Rusnock稱,其實空客公司和一家名為OneWeb的創業公司已經在佛羅里達州建成了一條自動化裝配線,這些公司已經在使用3D模塊化組件來節約成本從而生產出更多小型衛星。
Paul Rusnock說,"沒有什么能阻止公司實現這一計劃,此項計劃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航天器業務的出產效率,如果實現,飛機制造部門制造一架737只需要11天的時間。"
"波音可能無法實現相同水平的生產力,因為波音本身的業務主要是投入在更大的衛星制造工作上。但3D打印至少能夠在一年內組裝更多的衛星。"
據悉, 模塊化衛星的缺點是壽命短,通常只能持續7到8年的工作運行,然而手工高度定制組裝的衛星模塊的壽命卻可以達到15年。
波音公司表示,盡管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的衛星壽命更短,但這同時將更有利于使用新技術對其升級,而低成本的模塊化生產正好能夠完成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