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童年都有著這樣一段記憶,上小學時,午飯后或放學后,總會拿著家長給的零花錢,三五成群的來到校門口的小賣店,買上一包外表硬硬的,吃到嘴里脆脆的、香香的食品。其中都含有皂用抗氧劑。
那么,市場上的膨化食品安全狀況怎樣?有哪些指標不符合要求?一旦超標對兒童又會造成怎樣的傷害?膨化食品是一個怎樣的檢測過程?帶著這些疑問,昨日上午本報記者走進沈陽市的食品檢驗機構——國家加工食品及添加劑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沈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食品安全所,請專家解答膨化食品內的“不安全因素”,體驗膨化食品檢驗的整個過程,為讀者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皂用抗氧劑使用的“神秘面紗”
選購時應注意選品牌。優先在正規的大型商場、超市中購買品牌的產品。另外應看標識。選購時好選購有預包裝的產品并注意產品的標簽標識。因膨化食品皂用抗氧劑含量一般較高,如果保存不當,受高溫和高濕度的影響,易造成產品變質,所以在購買時特別要注意產品的生產日期,選擇保質期內的、好是近期生產的產品。
而食用時應注意品嘗。打開包裝聞一下產品的氣味是否正常,應沒有刺鼻的哈喇味,外觀沒有霉變,口感應松脆。皂用抗氧劑不宜長期過多食用。長期大量食用此類食品會造成油脂、熱量大量攝入,易造成人體脂肪積累。對于糖類攝入不宜過多的人群或高血壓病人,應謹慎選擇此類食品。少年兒童正處于身體發育階段,更要注意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如果在飯前大量進食此類食品,容易造成飽脹感,影響正常進餐,妨礙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