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得到理想的PC/ABS合金料,需要原料配方,同時還需要合理的共混工藝。共混工藝條件強烈影響PC/ABS合金料的相形態,從而影響產品的性能。
眾所周知,共混效果與溫度、螺桿的剪切力以及物料的停留時間(即共混時間)有關。PC/ABS合金料的共混溫度為230~250℃,共混溫度的選擇應根據PC的相對分子質量大小,采用低相對分子質量PC時共混溫度可適當低些。適度提高共混溫度,有利于增強共混效果,并提高合金產量。
對于PC/ABS共混擠出對剪切力作用的要求,應以適度剪切促進共混組分互容,分散相充分分散為目標。在選擇螺桿元件組合時,按共混型結構,可滿足PC/ABS合金共混要求。物料停留時間的控制對于PC/ABS合金料性能十分重要。由于PC、ABS的耐熱氧老化性不十分理想,共混時,物料停留時間不宜太長。
結果表明,混合時間和溫度對PC/ABS合金料的形態有顯著的影響。
混合時間較短時,合金中的ABS為基體,PC分散在ABS基體中,形成海島結構。隨著混合時間的增加,PC相的當量直徑增大,形狀系數減小,這說明分散相平均粒子尺寸增大,合金形態由海島結構變為“類似”共連續結構。提高混合溫度也使PC和ABS兩相明顯伸長,分散相粒子尺寸變大,合金形態由清晰的海島結構變為“類似”共連續結構。螺桿轉速對PC/ABS合金形態的影響不太明顯。PC/ABS合金料的扭矩隨著共混溫度的升高和混合時間的增加而降低。
受共混條件影響大的是合金的沖擊強度。合適的混合溫度可以得到高沖擊強度的PC/ABS合金料。共混溫度太低,物料不能充分熔融,混合效果不好,因而沖擊強度低;共混溫度太高,物料部分降解,沖擊強度也下降。PC/ABS合金的擠出溫度為210~230℃。較高的螺桿轉速有利于物料混合均勻,因而合金的沖擊強度高。喂料量太低,筒體內呈過度“饑餓”狀態,混合效果不好。喂料量加大,物料剪切力增大,物料混合均勻,合金的沖擊強度高。
轉載請注明:轉載自環球塑化資訊網 http://www.dgsx001.com/news/
本文鏈接:http://www.dgsx001.com/b-gxgchsuj88/news12059/
免責聲明:本文"合理的共混工藝才能得到理想PC/ABS合金料"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環球塑化網無關。環球塑化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如因作品版權問題需要處理,請與我們聯絡。電話:400-115-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