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麻醉?眼界》來源:《麻醉?眼界》
如何施行圍術期體溫保護?
國外在體溫保護方面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指南,如英國國家優化衛生與保健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指南頒布的圍術期手術患者的意外低體溫的處理指南,提供了圍術期不同階段的相關體溫保護策略,包括術前、術中患者恢復的整個過程,國內的麻醉醫生可以依據指南制定保護患者體溫的計劃和方案。從保溫措施上來看,結合大量研究可以發現,如果給患者采用充氣式加溫的保溫方法,其熱效率是高的,因為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術中低體溫的發生率。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是輸液加溫,因為研究發現輸注了超過1000ml沒有加熱的液體,患者發生低體溫的幾率就會明顯增高,相反輸注加溫的液體,患者體溫降低的幅度會非常小。后,易杰教授結合北京協和醫院的一個具體病例再次說明圍術期體溫保護的重要性。患者是一名54歲的胃竇癌患者,同時合并有冷凝集素綜合征,冷凝集素綜合征在國內比較少見,臨床主要表現為貧血、皮膚紫紺、脾大、血膽紅素增高,冷凝集素綜合征大的問題是在寒冷的情況下,患者的紅細胞會發生凝集并發生溶血。這名患者在手術時的要點就是充分進行保溫,所以麻醉科把所有的保溫措施全都給患者用上了,并將手術室溫度調到了26℃。讓易杰教授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做手術的兩位外科教授滿頭大汗,手術衣都濕透了,患者正是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溫輸液、加溫沖洗,保證了圍術期體溫處于正常范圍之內,血液凝集滴度也位于正常范圍之內。當時麻醉記錄單上的體溫描記曲線都在37℃以上,說明這個患者的體溫保護做的非常好,患者后續順利出院,沒有出現任何相關的并發癥。
【聲明】本文為轉載,本網站不對其準確性及觀點負責。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以保障雙方權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