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中心副主任謝建華表示,推進水肥一體化等節水技術要做好試驗示范,注重產品研發,優化推廣機制,要摸清主要作物需水需肥規律,搞好不同水溶肥料的篩選對比,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同時,要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作用,引導各類主體參與水肥一體化示范建設。
節水品種擰緊麥田水龍頭
如何在不減少種植面積的情況下節約灌溉?開發節水型品種成為一種選擇。河北省在水漏斗區實施了小麥高產節水示范項目。“節水小麥就是好!收入多了,投入反而少了”,河北省深州市前營村村民曹建斌說,普通品種一季要澆三四次水,節水小麥只要澆一次,一畝地能節省110多元,再加上增產的收益,總收入能明顯增加。
品種節水的另一種方式是替換品種。馬鈴薯生長需水較少,其低蒸騰系數(需水量)只有350,而小麥、水稻分別是450和500。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谷物類作物生長發育困難,而馬鈴薯不僅能正常生長,還能減少水土流失。“我們此前在河北衡水組織試驗,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華北地下水超采區,完全雨養條件下馬鈴薯畝產仍達到
阿拉善右旗坐落中亞荒漠東南部,西、西南、北三面環山。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受高山、高原、遠距的隔絕很難到達本區。全境冬半年受蒙古高壓氣流操控,夏半年受西風帶影響,為大陸性氣候。具有植被稀少,氣候單調,降水量少,蒸騰量大,冬天酷寒,夏日火熱,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光照滿足,多風沙的氣候特征。因而額濟納旗培養的哈密瓜、葡萄等生果糖分大、口感好,市場前景看好。但因降水量少,本地培養又大多選用激流漫灌、溝灌、分區灌溉、穴灌等較落后的灌溉方法,約束了培養業的打開。
20世紀60~70年代,滴灌、噴灌等新式灌溉技能
靈敏打開起來,并在國內進行大面積推行運用。國內外的研討廣泛以為,滴灌是一種節約用水的灌水技能,而且有利于葡萄產值和質量的行進,是行進葡萄質量的有利方法。滴灌有很大的優越性,灌溉水均勻而緩慢地滴入葡萄根部土壤,使根系會合分布區的土壤水分常保持在合適葡萄成長的范圍內,在不影響產值和果實質量的前提下節約用水50%。一起,滴灌時灌水和上肥相結合,可以顯著行進肥料利用率,使氮肥利用率達90%以上。
1.8噸。農民種馬鈴薯比小麥省水還省勁。”農業部種植業司糧油處處長丁斌告訴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