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出流設備
小管出流是一種適合果樹林木灌溉的新型節水灌溉方式,是一種在PE(聚乙烯)支管上用打孔器打孔安裝紊流器以后,在紊流器另一端安裝一截紊流器毛管,從而使水分直達作物根部的節水灌溉方式。其系統組成包括:動力機械,從水源提取水進入主管網;首部系統,包括控制系統、施肥系統、過濾系統;主管網,輸水主管,一般由PE管材和PE管件組成;灌水器,由紊流器及毛管組成。由于小管出流設備的流道直徑比滴灌的流道或孔口的直徑大得多,且采用大流量出流,不存在滴灌系統易堵塞的難題,同時小管出流灌溉是一種局部灌溉技術,只濕潤滲水溝兩側作物根系活動層的部分土壤,水利用率高,據北京海淀區試驗,可比地面灌溉節約用水60%以上。節水技術改變種植舊模式
“使用滴灌技術后,我的種植模式有了變化。”近日,山東壽光臺頭鎮前趙埠村胡蘿卜種植大戶徐本文說,過去,種胡蘿卜用的都是大水漫灌,流轉的105畝地要雇十幾個人打理,每年光雇工費就花掉一半的利潤。用了滴灌后,夫妻兩人就夠了,畝產增加了二成。
“滴灌還能改善作物品質”。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清說,過去用大水漫灌,一般好長時間才澆一次水。久旱的果蔬一旦有了水就會“暴飲暴食”,極易發生裂口。用了滴灌,供應的養分和水分都比較均勻,蔬果不容易裂。
近年來,一種水肥一體化的節水技術開始興起。2015年,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與水溶肥企業金正大公司聯合進行了水肥一體化的示范推廣,共在15個縣的14種作物上實施17項試驗示范。該中心農藝師吳勇向筆者展示了其中一項試驗的報告單:內蒙古喀喇沁旗年均降水量350毫米至500毫米,當地興隆莊村的玉米應用該技術后,株高增加2.2厘米,穗粒數增加73個,百粒重增加12.1克,畝均增產達三成。